故宫与末代皇帝
本报记者 赵青摄
《末代皇帝》与其说是一部电影,不如说是一部史诗。该片以其忧郁的色调,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溥仪的个人史,浓缩了中国人一段特殊的集体回忆。
电影回放
3岁继位的溥仪,自幼生长在压抑的宫廷中。尽管很早就已经退位,但依然是一宫之主。虽然任性调皮,却没有普通少年的自由生活。直到英国人庄士敦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溥仪的世界观。他剪掉了辫子,穿上了西服。在紫禁城内自由地骑自行车、打网球、跳舞。
自从被赶出故宫后,溥仪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变。失去了故宫的溥仪,彻底迷失了自己。直到新中国成立,他才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,成了一名普通的公民。
遗产看点
《末代皇帝》所描绘的故宫夕阳将落的忧郁色调,是征服西方观众的一大杀手锏。影片经过特殊许可才进入故宫内部进行全面拍摄,从而保证了细节刻画的高质量,而故宫则由该片推向了世界,成为全世界旅行者到中国的首选景点。
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宫殿群,是明、清两代皇帝的皇宫,总共占地72万平方米,共有宫室9999间半。在民国时期,故宫从皇家宫殿变成公共博物馆。
故宫虽然面积大,但是结构清晰,分为中轴线、东六宫和西六宫的东西对称三条主线。若按前后分,则以乾清门为界,以南为外朝,以北为内廷。故宫外围由高耸的城墙和深达6米的护城河包围保护,城墙四角有四座角楼。从天上鸟瞰,整个故宫稳重、大气,可谓古代中国建筑规划的巅峰之作。
故宫的建筑和建材极其考究,青白石的底座、黄琉璃瓦顶、细致精美的雕刻与彩画,是集全国精英工匠之力的结晶。
进入太和门后,就是俗称的“三大殿”,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也是故宫最重要的一组建筑。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,是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一座建筑。东西一条长脊,前后各斜下来两条屋脊,构成了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“重檐庑殿”。太和殿金碧辉煌,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。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,这是皇帝在举行典礼前休息并演习礼仪的地方,随后是保和殿,古代的科举考试在此举行。
进入乾清门之后,中轴线上依次是乾清宫、交泰殿和坤宁宫,构成了以皇帝、皇后寝宫为核心的内廷主体。其中乾清宫是内廷正殿,重檐庑殿顶,高达20米,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政务的地方,内有正大光明牌匾。
在中轴线两端,分别是规制对称的东、西六宫,为后妃与其他宫内人员居住之所。其中就包括当年“还珠格格”曾居住的“漱芳斋”,和著名的“珍妃井”。东、西的部分宫殿被利用为“珍宝馆”、“钟表馆”等收藏古代文物的博物馆,其中的展品也是故宫上万件文物珍品中极少的可被直接参观的文物。
坤宁宫的北面,是整个故宫唯一允许种植物的地方——御花园。内有高耸的松柏、珍贵的花木、山石和亭阁。御花园同样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,以钦安殿为中心,结构紧凑,与苏州园林神似却又不同。虽然设计精巧,却难免审美疲劳,在这样一个太讲规矩的宫殿中,连花园也规矩多多,怪不得康熙、乾隆等人总要不断下江南呢。
故宫所带来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其内部,同样扩展到了城墙以外。北京人常说的“皇城根儿”就是指紧邻故宫的普通百姓生活的区域。出西华门或是东华门,故宫里的宏大与威严便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独特的京味儿民俗。历代生活在城墙下的北京人既对政治敏感,又处变不惊,久而久之,形成了一种讽刺、调侃时政的民风,相声发源于北京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在秋日的傍晚,坐在护城河边,看着夕阳照在角楼上,听着耳边“冰糖葫芦”的叫卖声,如果你的心中涌起一丝甜蜜的哀愁,你就真正读懂了故宫。
攻略
网站:故宫博物院的网站设计优美,信息齐全:http://www.dpm.org.cn。门票:旺季60元/人(4月16日~10月15日);淡季40元/人(10月16日~4月15日);珍宝馆、钟表馆门票各10元/人。学生可凭证件购买20元/人的学生票。3月8日妇女购票半价,6月1日儿童免票,8月1日现役军人免票。
开放时间:8:30~16:30(10月15日~3月 31日),止票时间15:30;8:30~17:00(4月1日~10月14日)止票时间16:00。
交通:公交1、4、5、10、20、52、101、103等多路公共汽车可达;乘1号线地铁天安门东站、天安门西站下,从天安门广场步行前往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