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img.cyol.com/tplimg/zqb/1983.files/zqb_jplm_logo.jpg)
- 青年调查-这里报道民意
-
《青年调查》前身是1995年1月21日创刊的《调查·观察》专刊,这是国内新闻界第一块全国性民意调查报道专版。2004年6月改版,《调查·观察》更名为《舆情》。2005年7月更名为《青年调查》。
12年来,有十位同事先后担任过该版编辑,他们是马明洁、姜蕾、熊波、李斌、万兴亚、樊未晨、孙晔、李洁言、方奕晗、唐勇林。每月一期随报进行的读者调查也坚持至今,成为本报历时最久的编读互动栏目。
从2005年7月起,作为新闻周刊出版的《青年调查》,每期都会选择3-4个最具新闻性、为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高度关注的选题,通过多个门户网站、主流新闻网站或专业调查通道,实施快拍(snap shot),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既有代表性数据、又有记者采访的调查性新闻报道。这些报道涉及高考制度、名校情绪、教育费用、四六级考试、就业机会、就业援助、就业歧视、职业瓶颈、职业伤害、公务员热、英语热等青年感兴趣的问题;也有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医疗改革、医患关系、药品价格、养老金、公积金、所得税、利息税、生活负担、房价、物价、股市热、劳资博弈、贫富分化、垄断福利、行政浪费、产权意识、慈善意识、感恩意识、隐私保护、环境保护、生活幸福感等问题的民意表达。选秀、恶搞、网瘾、富人超生、偶像明星化、婚姻"起步价","零经验跳槽"、"三十难立"、"往下出溜的一代"等新的社会现象,"80后"、职场新生代、都市白领、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、农村孤老、职业女性、农民工、城市中低收入者、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,也相继进入我们的调查视野。中国公众对中日关系、中美关系、中非关系的看法,内地人民对香港回归、海峡两岸关系走向的评价和预期,也曾经是我们报道的焦点。
《青年调查》所涉及到的选题多种多样,包括时政报道、民生感受、青年发展和社会研究,长期坚持贴近青年受众,以创新性的独家民调为报道依据,追踪民生话题,代言青年利益,关注弱势群体,维护社会公平,形成了鲜明特色,如2006年曾经推出《31.8%的房贷一族成房奴》,在媒体中第一次提出了"房奴"概念,还有如《"80后"--请别误读2亿青年》等,体现出"青年关注、关注青年"的独特视角。(社会调查部主任 马明洁)
选自中国青年报《报之道》
-
青年调查精华文章 回顾
-
- ·上班侃侃而谈下班疲惫懒言 83.1%有“下班沉默症”[08-09]
- ·网友呼吁别让孩子过早有关系意识[08-09]
- ·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 国产电影发展面临原创危机[08-09]
- ·82.6%国人认同奥运会上没有失败者[08-07]
- ·84.1%受访者呼吁公共场所设立专门哺乳室[08-07]
- ·85.4%公众表示外媒应正常看待中国人的奥运突破[08-07]
- ·2016奥运会主办地里约热内卢进入“奥运时间”[08-07]
- ·奥运比赛也应尊重失利者[08-02]
- ·全民学外语,为何难有好译著[08-02]
- ·78.5%受访者坦言当下婚礼已然变味[08-02]
- ·养生节目和书籍火爆是喜是忧?[08-02]
- ·健康向上的普通中国人形象出现在伦敦街头[07-31]
- ·84.7%受访者期待国家加大地下民生工程投入[07-31]
- ·78%公众更重视中国奥运健儿赛出风范[07-31]
- ·69%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说明什么[07-26]
- ·万人民调:82.3%受访者直言中小学校际差异大[07-26]
- ·网友批公众人物微博“约架”突破社会底线[07-26]
- ·年轻人心理健康堪忧 心理咨询应作为基本公共服务[07-26]
- ·98.9%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存在过度消费儿童现象[07-23]
- ·匈牙利中小学生一到周末就往博物馆艺术馆跑[07-23]
- ·83.4%受访者支持待业大学生从事蓝领工作[07-23]
- ·85.5%公众期待政府相关部门集中整治电话诈骗[07-23]
- ·68.8%受访者认为当下“焦虑帖”泛滥[07-19]
- ·论文作假,谁来评定?[07-19]
- ·诗歌从来没有所谓的边缘化或大众化[07-19]
- ·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增1.17倍 学者担忧学历贬值[07-12]
- ·56.0%受访者坦言“读图时代”青少年远离名著[07-12]
- ·年轻人文学阅读为何日渐浅俗化[07-12]
- ·市场不铲除假证难遏制[07-12]
- ·91.3%的人直言“小升初”在考家长[07-10]
- ·97.4%受访者曾遭遇“打车难”[07-10]
- ·芬兰工作人口中研发人员比例世界第一[07-10]
- ·二三线城市就业环境好于一线 大学生就业回流明显[07-05]
- ·71.8%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习惯性质疑者[07-05]
- ·网友认为强制实行“探亲假”更实际[07-05]
- ·中国成动画生产第一大国 为何85%动漫企业亏损[06-28]
- ·51.2%受访者直言国产儿童电影整体质量差[06-28]
- ·国产儿童电影只有摸准孩子的脉才会获得回报[06-28]
- ·网友认为“焦虑帖”泛滥无益于青年成长[06-28]
- ·民调显示:66.6%国人持续关注神九飞天[06-27]
- ·高考体显示中学生不良文风和写作弊端亟待扭转[06-27]
- ·74.2%认为高考作文应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[06-27]
- ·我身边许多韩国年轻人梦想来中国淘金[06-19]
- ·84.2%受访者认为网购维权难度大[06-19]
- ·86.4%受访者感叹当下租房市场混乱[06-19]
- ·68.9%受访者反映食品谣言社会影响较大[06-19]
- ·50.8%承认身边有像最美司机一样恪尽职守的人[06-12]
- ·58.1%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[06-12]
- ·立陶宛人为何支持首都市长做民意秀[06-12]
- ·大学生与其扎堆考公务员不如先来农村培养才干[06-07]
- ·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比橄榄球更“暴力”[06-07]
- ·场馆收费高 89.0%受访者抱怨运动不起[05-31]
- ·85.2%受访者呼吁还孩子快乐童年[05-31]
- ·公共设施命名应广泛征求民意[05-31]
- ·六成受访者曾受耸人听闻式新闻误导[05-29]
- ·86.3%感觉“哭穷帖”泛滥会产生社会负面效应[05-29]
- ·94.9%的人认为现在青少年乱花钱现象严重[05-29]
- ·土耳其社会普遍尊重个体成就[05-29]
- ·六成上班族因频繁加班身体每况愈下[05-24]